Chú thích Thẩm_phu_nhân_(Đường_Đại_Tông)

  1. 《旧唐书·卷五十二·列传第二》:代宗睿真皇后沈氏,吳興人,世為冠族。父易直,秘書監。開元末,以良家子選入東宮,賜太子男廣平王。
  2. 《新唐書·列傳第二·后妃下》: 代宗睿真皇后沈氏,吳興人。開元末,以良家子入東宮,太子以賜廣平王,實生德宗。
  3. 《永乐大典残卷 唐会要逸文》:正观十三年二月二十五日,尚书八座议曰,谨按王者正位,作为人极,朝有公卿之列,室有嫔御之亭。内政修而家理,外教和而国安。爰自周代,洎乎汉室,名号损益,特或不同。然皆寤寐贤才,博采淑令,非唯德洽宫壶,抑亦庆流邦国,近伐以降。情溺私宠,掖庭之选,有乖故宝。故微贱之族,礼训蔑闻。或刑戮之家,怨气充积。而滥吹名级,入侍宫围。即事而言,窍未为得,臣等伏请自今已后,后宫及东宫内职员有阙者,皆选有才行充者。若内无其人,则旁求于外。采择良家,以礼聘纳。
  4. 《旧唐书·卷五十二·列传第二》:代宗遣使求訪,十餘年寂無所聞。
  5. 《旧唐书·卷五十二·列传第二》:德宗即位,下詔曰:「王者事父孝,故事天明;事母孝,故事地察。則事天莫先于嚴父,事地莫盛於尊親。朕恭承天命,以主社稷,執珪璧以事上帝,祖宗克配,園寢永終。而內朝虛位,闕問安之禮,銜悲內惻,憂戀終歲。思欲曆舟車之路,以聽求音問,而主茲重器,莫匪深哀。是用仰稽舊儀,敬崇大號,舉茲禮命,式遵前典。宜令公卿大夫稽度前訓,上皇太后尊號。」
  6. 《旧唐书·卷五十二·列传第二》:建中元年十一月,遥尊圣母沈氏为皇太后,陈礼于含元殿庭,如正至之仪。上衮冕出自东序门,立于东方,朝臣班于位,册曰:“嗣皇帝臣名言:恩莫重于顾复,礼莫贵于徽号,上以展爱敬之道,下以正春秋之义,则祖宗之所禀命,臣子之所尽心,尊尊亲亲,此焉而在。两汉而下,帝王嗣位,崇奉尊称,厥有旧章。永惟丕烈,敢坠前典?臣名谨上尊号曰皇太后。”帝再拜,歔欷不自胜,左右皆泣下。仍以睦王述为奉迎皇太后使,工部尚书乔琳副之,候太后问至,升平公主宜备起居。于是分命使臣,周行天下。明年二月,吉问至,群臣称贺,既而诈妄。自是诈称太后者数四,皆不之罪,终贞元之世无闻焉。
  7. 《旧唐书·卷五十二·列传第二》:德宗敦崇外族,赠太后父易直太师,易直父库部员外郎介福赠太傅,介福父德州刺史士衡赠太保,易直第二子秘书少监震赠太尉;时沈氏封赠拜爵者百余人。贞元七年,诏外曾祖隋陕令沈琳赠司徒,追封徐国公,与外祖赠太师易直等立五庙,以琳为始,缘祠庙所须,官给。后无近属,惟族子房为近,德宗用为金吾将军,主沈氏之祀。
  8. 《旧唐书·卷五十二·列传第二》:宪宗即位之年九月,礼仪使奏:“太后沈氏厌代登真,于今二十七载,大行皇帝至孝惟深,哀思罔极。建中之初,已发明诏,舟车所至,靡不周遍,岁月滋深,迎访理绝。按晋庾蔚之议,寻求三年之后,又俟中寿而服之。今参详礼例,伏请以大行皇帝启攒宫日,百官举哀于肃章门内之正殿,先令有司造袆衣一副,发哀日令内官以袆衣置于幄。自后宫人朝夕上食,先启告元陵,次告天地宗庙、昭德皇后庙。上太皇太后谥册,造神主,择日祔于代宗庙。其袆衣备法驾奉迎于元陵祠,复置于代宗皇帝衮衣之右。便以发哀日为国忌。”诏如奏。其年十一月,册谥曰睿真皇后,奉神主祔于代宗之室。
  9. 天姿蒙珍宠,明眸转珠辉。兰心蕙质出名门,吴兴才女沈珍珠。